Oracle 11g数据库重放教程(二):负载重放基本实例讲解(1)(2)
第二阶段:准备重放
尽管在p+0数据库环境中成功完成了一个足够的数据库负载捕获,当在p+1环境中重放负载之前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复位p+0环境
因为我的源和目标环境是同一个数据库,因此首先我需要将环境复位到捕获负载之前的状态,我的数据库工作在闪回日志模式,因此我只需要使用FLASHBACK DATABASE命令将其回退到初始状态:
$> rman target / |
转移到p+1环境
接下来,我要做的是应用必要的改变,将我的数据库环境转到p+1状态,简单说明一下,我将做两个改变,它们对p+1环境的性能有显著的影响:
对存储过程ADMIN.PKG_SEQUENCING.NEXT_ID做了特殊处理,使用序列代替了表ADMIN.NEXT_IDS来确定AP方案中表的下一个主键值,这应该会显著提升存储过程AP.PKG_LOAD_GENERATOR.RANDOMDML的性能,在重放过程中,它在AP.INVOICES和AP.INVOICE_ITEMS表中创建随机数据项目。
删除了在AP.INVOICES.CUSTOMER_ID上的索引,并重新计算了AP方案的统计数值,因为存储过程AP.PKG_LOAD_GENERATOR.RANDOMQUERY在视图AP.RV_INVOICE_DETAILS上产生随机查询时经常使用这个索引高效地选择行,在重放时应该看到性能会如预期那样显著回退。
“整理”负载
至此,我的p+1工作环境搭建好了,可以开始为重放做一下负载预处理了,再说一次,我会使用EM数据库控制台启动预处理序列,图2.3.1显示了从“数据库重放”面板选择了“预处理负载”后的结果。
|
| (点击查看大图)图2.3.1:预处理捕获的负载:选择一个捕获的负载 |
|
| (点击查看大图)图2.3.2:预处理捕获的负载:数据库版本警告 |
|
| (点击查看大图)图2.3.3:预处理捕获的工作量:调度预处理任务 |
|
| (点击查看大图)图2.3.4:预处理捕获的负载:最后确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