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盟编程博客 | 无障碍搜索 | 云盘搜索神器
快速搜索
主页 > web编程 > python编程 >

Python中的闭包实例详解

时间:2014-08-30 03:10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网络 点击:
分享到: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Python中的闭包,针对闭包的定义、用法及注意事项进行了实例讲解,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闭包的概念及用法,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一般来说闭包这个概念在很多语言中都有涉及,本文主要谈谈python中的闭包定义及相关用法。Python中使用闭包主要是在进行函数式开发时使用。详情分析如下:

一、定义

python中的闭包从表现形式上定义(解释)为:如果在一个内部函数里,对在外部作用域(但不是在全局作用域)的变量进行引用,那么内部函数就被认为是闭包(closure).这个定义是相对直白的,好理解的,不像其他定义那样学究味道十足(那些学究味道重的解释,在对一个名词的解释过程中又充满了一堆让人抓狂的其他陌生名词,不适合初学者)。下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

>>>def addx(x): 
>>>  def adder(y): return x + y 
>>>  return adder 
>>> c = addx(8) 
>>> type(c) 
<type 'function'> 
>>> c.__name__ 
'adder' 
>>> c(10) 
18

结合这段简单的代码和定义来说明闭包:
如果在一个内部函数里:adder(y)就是这个内部函数,
对在外部作用域(但不是在全局作用域)的变量进行引用:x就是被引用的变量,x在外部作用域addx里面,但不在全局作用域里,
则这个内部函数adder就是一个闭包。

再稍微讲究一点的解释是,闭包=函数块+定义函数时的环境,adder就是函数块,x就是环境,当然这个环境可以有很多,不止一个简单的x。

二、使用闭包注意事项

1.闭包中是不能修改外部作用域的局部变量的

>>> def foo(): 
...   m = 0 
...   def foo1(): 
...     m = 1 
...     print m 
... 
...   print m 
...   foo1() 
...   print m 
...
>>> foo()
0
1
0

从执行结果可以看出,虽然在闭包里面也定义了一个变量m,但是其不会改变外部函数中的局部变量m。

2.以下这段代码是在python中使用闭包时一段经典的错误代码

def foo(): 
  a = 1 
  def bar(): 
    a = a + 1 
    return a 
  return bar

这段程序的本意是要通过在每次调用闭包函数时都对变量a进行递增的操作。但在实际使用时

>>> c = foo() 
>>> print c()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File "<stdin>", line 4, in bar 
UnboundLocalError: local variable 'a' referenced before assignment 

这是因为在执行代码 c = foo()时,python会导入全部的闭包函数体bar()来分析其的局部变量,python规则指定所有在赋值语句左面的变量都是局部变量,则在闭包bar()中,变量a在赋值符号"="的左面,被python认为是bar()中的局部变量。再接下来执行print c()时,程序运行至a = a + 1时,因为先前已经把a归为bar()中的局部变量,所以python会在bar()中去找在赋值语句右面的a的值,结果找不到,就会报错。解决的方法很简单

def foo(): 
  a = [1] 
  def bar(): 
    a[0] = a[0] + 1 
    return a[0] 
  return bar

只要将a设定为一个容器就可以了。这样使用起来多少有点不爽,所以在python3以后,在a = a + 1 之前,使用语句nonloacal a就可以了,该语句显式的指定a不是闭包的局部变量。

3.还有一个容易产生错误的事例也经常被人在介绍python闭包时提起,我一直都没觉得这个错误和闭包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但是它倒是的确是在python函数式编程是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我在这里也不妨介绍一下。先看下面这段代码

for i in range(3): 
  print i

在程序里面经常会出现这类的循环语句,Python的问题就在于,当循环结束以后,循环体中的临时变量i不会销毁,而是继续存在于执行环境中。还有一个python的现象是,python的函数只有在执行时,才会去找函数体里的变量的值。

flist = [] 
for i in range(3): 
  def foo(x): print x + i 
  flist.append(foo) 
for f in flist: 
  f(2)

可能有些人认为这段代码的执行结果应该是2,3,4.但是实际的结果是4,4,4。这是因为当把函数加入flist列表里时,python还没有给i赋值,只有当执行时,再去找i的值是什么,这时在第一个for循环结束以后,i的值是2,所以以上代码的执行结果是4,4,4.
解决方法也很简单,改写一下函数的定义就可以了。

for i in range(3): 
  def foo(x,y=i): print x + y 
  flist.append(foo) 

三、作用

说了这么多,不免有人要问,那这个闭包在实际的开发中有什么用呢?闭包主要是在函数式开发过程中使用。以下介绍两种闭包主要的用途。

用途1:当闭包执行完后,仍然能够保持住当前的运行环境。

精彩图集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