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盟编程博客 | 无障碍搜索 | 云盘搜索神器
快速搜索
主页 > web编程 > python编程 >

Python深入学习之装饰器(2)

时间:2014-09-01 02:37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网络 点击:
分享到:
print(square_sum(3, 4)) print(square_diff(3, 4)) 上面的pre_str是允许参数的装饰器。它实际上是对原有装饰器的一个函数封装,并返回一个装饰器。我们可以将它理解

print(square_sum(3, 4))
print(square_diff(3, 4))


上面的pre_str是允许参数的装饰器。它实际上是对原有装饰器的一个函数封装,并返回一个装饰器。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一个含有环境参量的闭包。当我们使用@pre_str('^_^')调用的时候,Python能够发现这一层的封装,并把参数传递到装饰器的环境中。该调用相当于: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square_sum = pre_str('^_^') (square_sum)

装饰类

在上面的例子中,装饰器接收一个函数,并返回一个函数,从而起到加工函数的效果。在Python 2.6以后,装饰器被拓展到类。一个装饰器可以接收一个类,并返回一个类,从而起到加工类的效果。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def decorator(aClass):
    class newClass:
        def __init__(self, age):
            self.total_display   = 0
            self.wrapped         = aClass(age)
        def display(self):
            self.total_display += 1
            print("total display", self.total_display)
            self.wrapped.display()
    return newClass

@decorator
class Bird:
    def __init__(self, age):
        self.age = age
    def display(self):
        print("My age is",self.age)

eagleLord = Bird(5)
for i in range(3):
    eagleLord.display()


在decorator中,我们返回了一个新类newClass。在新类中,我们记录了原来类生成的对象(self.wrapped),并附加了新的属性total_display,用于记录调用display的次数。我们也同时更改了display方法。

通过修改,我们的Bird类可以显示调用display的次数了。

总结

装饰器的核心作用是name binding。这种语法是Python多编程范式的又一个体现。大部分Python用户都不怎么需要定义装饰器,但有可能会使用装饰器。鉴于装饰器在Python项目中的广泛使用,了解这一语法是非常有益的。

精彩图集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