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设计目标及原则(1)(2)
二. C++的设计原则(Design Principles)
在[Stroustrup,1994]中,C++的设计规则被分为基本规则、基于设计的规则、语言的技术性规则以及基于低层次程序设计的规则四个方面,分列在下文中。
1. 基本规则(General rules)
A: C++的每一步演化和发展必须是由于实际问题所引起的;
B: C++是一门语言,而不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C: 不能无休止的一味追求完美;
D: C++在其存在的“当时”那个时期必须是有用处的;
E: 每一种语言特性必须有一个有根据的、明确的实现方案;
F: 总能提供一种变通的方法;
G: 能为意欲支持的每一种程序设计风格提供易于理解的支持方法;
H: 不强制于人。
可以注意到,基本规则的最后三条暗示了两点:对适用于真实世界中各种应用的便捷工具的强调;对程序员的技术和取向(偏好)的充分考虑。从一开始,C++面向的就是那些要做实际项目的程序员。所谓的“完美”被认为是不可能达到的,这是由于C++用户在需求、背景和待解决问题上存在着太大的不同。况且,在一门通用目的的程序设计语言的整个生存期之内,连对“完美”一词的诠释都可能会有极大的改变。由此可知,在语言的演化过程中,来自用户的反馈和语言实现者们积累的经验才是最为重要的。
2. 基于设计的规则(Design-support rules)
A: 支持良好的设计方案;
B: 提供用于程序组织的语言设施;
C: 心口如一(Say what you mean);
D: 所有的语言特性必须具有切实有效的承受能力;
E: 开启一个有用的特性比避免所有的误用更为重要;
F: 能将独立开发的部件组合成完整的软件。
C++的一个目标就是提供更易用并具有一定承受能力的设计思想和程序设计技术,进一步提高程序的质量。这些技术中的绝大部分都源自Simula ,并通常被作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面向对象设计思想来讨论。然而,C++的设计目标总还是在于要支持一定范围内的各种程序设计风格和设计思想。这与一般在语言设计方面的观点形成一定对比。一般在语言设计上总是试图将所有系统内建于单独一个被重点支持的、带有强制性的程序设计风格之中(或称典范paradigm)。
- 上一篇:给C++初学者的50个忠告
- 下一篇:C++内存管理的探讨(1)